黑猫警长 发表于 2023-2-28 14:36:30

自律太难了,要不咱花钱买?

“自律30天,生活狠狠奖励了我”“自律半年,我变成了大家羡慕的样子”……你有没有刷到过这样的帖子?

看着满屏“自律”,本想“刘畊宏”却偷吃了一个鸡腿的你,想好了要学习却没忍住刷起综艺的你,立志每周读一本书却放着它落灰的你……焦虑不焦虑?

现在,有一门生意专治“不自律”,大家也愿意为它买单。从付费自习室到远程督促师,都成了“自律经济”的受益人。

诱惑太多 自律太难

“自律很难,我已经浪费掉好几张健身卡了……”

“90后”市民张彪,曾经立志要自律——每天上班之余就去健身房打卡,那梦想中的腹肌似乎就在咫尺之遥。然而诱惑太多,不是跑到了夜市狂吃,就是跟朋友在酒吧小聚,直到健身房的短信发来,才意识到又浪费掉了几千元,腹肌也逐渐成了啤酒肚。

“我做不到自律,主要是因为意志力不坚定,看到美食就抵挡不了,想想在健身房那么累,就会逃避。”张彪说,他身边的朋友聊起来也总会有类似的境遇:有人买了一堆书想要“啃”出来,结果放在书房里落灰;有人花钱买了各种养生食材,告诫自己早睡早起吃得健康,却愣是放到过期;有人决心考公务员报名线上课程,却总是因为睡懒觉而错过……

市民赵敏就是个典型的“自律困难户”。大专毕业后,赵敏一直希望能提升自己,专升本、考研都是她的目标。然而,一边工作一边完成学习任务,实在让她有些喘不过气。“我会间歇性努力,有几天学得特别投入,但是一旦放松下来刷起短视频,这一晚上就白白过去了。”赵敏说,网络的诱惑实在太大,自己经常在头脑放空、刷两个小时短视频后觉得非常懊悔,但又控制不了。

张彪觉得,学生时代大家比较自律,一是因为有严格的课程表束缚着,二是因为有“考大学”这个明确的目标作支撑。而工作以后,能用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是零散的、自由的,也没有KPI考核,“练出腹肌又没有人给我发奖金。”

自律到底有多难?济南日报记者发出的调查问卷显示,15%受访者给自己的自律能力打了满分,25.74%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自律能力较差。或许真是因为靠自己实在太难,很多年轻人开始花钱买自律。

花钱买“罪” 甘之如饴

前不久,“河北一县城开办超10家共享自习室”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,引发广泛讨论。

在一、二线城市经历了数轮激烈竞争,已经走出“风口”的付费自习室似乎在县城“起死回生”。付费自习室过去几年很火,成为大学生毕业考研、职场“充电一族”喜欢的去处。概念热炒之下,市场力量在一、二线城市快速入场,现在付费自习室下沉到了县城,并已趋于饱和。

2020年准备考研时,家门口的付费自习室是市民小刚最常去的地方。刚开始父母也不理解,明明白天家里没有人,为什么非要出去花钱上自习?“我觉得花钱买的是一种氛围,就像上大学时在宿舍学习跟在图书馆学习完全是两种心情,我希望靠周边其他人的带动来支撑自己。”小刚说他顺利考上了山东大学的研究生,经常给别人推荐付费自习室。

不只是付费自习室,现在打开网络平台,输入“监督员”三个字,会有成千上万个商品弹出,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。这些监督员会远程陪伴你做任何想要完成的事情。在商品评价中,有买家发来截图,监督员每天都会定时定点叫买家起床,提醒买家发送今天的学习计划,监督买家不要玩手机,否则就会“夺命连环call”。记者随机打开几个同类型商品,月销量都在“100+”。

记者以顾客身份咨询了多家店铺,原来监督员的作用并不只在监督学习,考研考公、减肥塑形、职场规划,甚至恋爱备孕、早睡早起,只要做起来可能拖延或难以养成习惯的事情,他们就有可能派上用场,并且每位监督员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,每月服务费用在千元左右。

您是否认为花钱能买到自律呢?57.59%受访者表示“能”。“花钱买自律,其实就是找一种有人跟自己齐头并进的感觉,我很能理解他们。”小刚认为,用“花钱”给自己“肉痛”的感觉,也能逼自己值回票价。
满屏营销 产业成链

靠监督别人自律,到底能做成多大的生意?据媒体报道,河南小伙朱河存在网上卖监督服务,开店至今,完成了4000多笔订单:监督过40多岁中年男人考取建筑师资格证,监督过怀孕期间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“准妈妈”,也监督过“一个月不准搭理男朋友,不要跟男朋友讲话”的女生。朱河存的电脑、手机、平板以及5个充电宝随时“待命”。

为什么“自律”成了人群中的热词?或许你也刷到过这样的帖子——

“无痛自律半年,我的人生开挂了”“自律2年,我的人生被改变了”“不自律的人躲不过生活中的一地鸡毛”……

打开网络平台,各式各样的“自律宣言”刷屏。一些“自律博主”也在平台上宣称,自律应该是工薪阶层与生俱来的本能——早上6点起床,黑咖啡加晨跑是标配,不读几本书都对不起大好光阴;晚上下班后,不学习副业备考个CPA、法考或者学门第二外语,就基本和自我提升无缘。

统一的标题、相似的文案、复制粘贴的推荐书单……在自律博主的文案中,互联网上奇迹无处不在,“自律100天”便能脱胎换骨,“自律一年”就能收入成倍增长。然而,粉丝关注他们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,在宣传自律的同时,这些博主开始售卖课程、书籍,甚至卖起了保健品。

正在备考在职研究生的市民刘聪,通过网络平台加了一名授课的自律博主为好友,还在对方的引荐下购买了21天养成自律习惯的课程。“这个课程需要我自己交押金,每天100元。如果我哪一天没有看完视频、答完题,押金就不退还给我。”刘聪说自己最后因为心疼钱,完成了21天打卡挑战,但并没有预想中的效果,多半时间都是刷着手机敷衍听课。

从线下付费自习室到远程监督,再到网络课程引流,“自律”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,而是成了包罗万象的商机。

与其靠人 不如靠己

有网友扒出,那些走红的自律博主都是一个“套路”:先打造低谷翻身人设,然后不停更新自律相关笔记,并相互模仿爆款,积累一定粉丝量后再引流到私域做自己的课程。在一个自律博主讨论帖下面,有位网友如此写道:很多自律博主本身就是人设,和现实并不相符,不过是因为要做博主而去贩卖自律,展示不属于自己的一面,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罢了。

记者在一些线上监督店铺也看到了消费者的负面反馈。一位买家称,自己购买了半年的监督服务,还晒出了转账截图,花费超过1万元。但是为她服务的监督员脾气大,甚至多次劝她放弃考公。为此,她颇为气愤,店铺随后为她换了位监督员。

有专家分析,其实花钱买自律买到的是“他律”,但无论是自律还是他律,改变自我的强烈愿望、朝着既定目标笃定前行的努力,都值得赞赏和肯定。“自律监督”服务的兴起,归根到底是有这样的市场需求。有人在监督员的帮助下实现了目标,找到了生活的方向;也有人无论自律还是他律都不了了之,拖延现象依旧严重。如果自身定力不够,也有可能花冤枉钱,竹篮打水一场空,严重打击自信。因此,与其把未来交给他人,不如掌握在自己手里,自身修炼永远是练就真才实学的关键要素。

“我觉得既然大众对这个行业有需求,也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。”赵敏说,她曾看到过网店招聘监督员的广告,对学历、年龄几乎没有要求,从业人员鱼龙混杂,难免会有“卷钱跑路”的风险。另外,监督员往往跟买家通过微信一对一交流,涉及个人隐私安全,这种风险也需要引起大众的重视。

>>微观点

花钱买自律何妨赞一个

所谓“自律监督员”,其实是“他律监督员”。这种他律之所以“有效”,不只是来自于专业团队,更在于需要“购买”。

一则,对需要自律的人来说,他律具有相对的权威性。例如“某宝”上最畅销的链接——某月销超300单的团队,已有300多位监督员,每一位监督员都有擅长的领域,或有考研上岸的经验,或有减肥成功的经历。由于与客户有着相似的经历,可以更好地共情,加之有针对性的自律措施,容易得到客户的信服。二则,花钱买服务,亦可让当事人懂得珍惜。例如某团队的“人工监督服务”,消费最高的一位客户总额已达1.6万元。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,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。对自身进行投资的理想回报,正在于倒逼自己能很快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,通过他律实现有效的自律,使个人面貌焕然一新。

当然,“自律监督员”需要不断规范,及时建立一套完善、标准的职业准则。其中包括服务质量评估、责任判定及退款机制。使行业发展有章可循,显然需要整个行业的自我完善,以便为客户提供更贴心周到的自律服务。

其实,一个人愿意购买自律服务,同样值得点赞。购买本身,正是个人自律意识的觉醒。有了这种自觉,加之监督员的及时提醒、沟通、交流,特别是一些有针对性又灵验的小妙招,便能较快改变个人不良习惯,早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,使生命质量和满意度不断提升,何乐而不为呢?(合肥晚报)

买监督不如让自律成习惯

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”,一切看上去没毛病,但这种监督服务其实是有隐忧的。一方面,这种监督服务通常是远程监督,需要获取部分个人信息甚至手机密码等关键隐私信息,由此导致的风险完全不可控;另一方面,即使花钱请了学习监督员,想偷懒的话依旧可以继续偷懒,监督服务是否能达到双方约定很难判断,因此可能引发消费纠纷。而这种新型消费纠纷,维权难度显然很大。

就市场而言,这种服务正处于一个探索和亟待完善的状态,未来发展会如何还未知。而就目的来说,说到底,花钱买监督只是一种他律,如果养成了只有靠他人监督才能完成任务的习惯,对个人成长来说可能适得其反。大学生即使通过购买监督服务获得了一时的高分,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依旧没有竞争力。

促使自己成长的他律方式有很多,比如“头悬梁、锥刺股”,比如“闻鸡起舞”,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。他律的作用不容小觑,但更多时候人生没有监督员。只有把他律变成自律,让自律成为习惯、化为内在动力,才可能真正地走好人生每一步。(苏州新闻网)

>>神回复

网友@国际明:我们这里的自习室每小时的单价和小时候去网吧一样,小时候花钱买快乐,长大了花钱买自律。

网友@斯文六月:我愿意去付费自习室,毕竟图书馆也不是每个位置都有插座的。

网友@鑫钰:但凡有所成就的人,都不是督促出来的,都是心中有一团火,有目标、有规划的。

网友@零耐心臭脸患者:花钱买自律稳亏不赚,但对我这种人来说确实是唯一办法。

>>欣视界

别被自律“绑架”

自律真的很难,哪怕没什么考公、考研的目标,只是健健康康、普普通通地生活,就要面对很多自律挑战——不熬夜、吃早饭、少看手机、每天一万步、记得贴面膜、工作不拖延……自律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对自我要求的达成,然而往往我们思想跑在前头,行动却追在后头。

我特别能理解花钱买自律的那群人。那可是钱啊,辛辛苦苦赚回来的,为了不让钱打水漂,总能逼出那么几分坚持到底的决心:自习室的空气都是香的,健身房的花洒出水都比家里大,监督员的笑容是那么真挚,前男友的手机号是那么可憎。花了钱,在追逐目标的路上,总有一个人或是一群人的目标是与你100%契合的,无形中就有了动力和好胜心——大张旗鼓地吹响了冲锋的号角,完不成多丢人啊。

想过自律的生活,花钱不失为一种手段。

现在,“自律即自由”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铁律和口号。然而,对于过度吹捧、营销自律的那些说法,大家也大可不必太较真,没做到自律也没必要太焦虑。要知道,有人凌晨五点起床吃早饭是为了去晨练,也有人是为了赶早班公交去上班;有人晚上八点健身结束刷纪录片,也有人直到十点还在加班……对很多人来说,自律是奢侈品,就像那句戳痛了无数“打工人”的话——“除了疲惫他们什么都没有,除了时间他们什么也不缺。”

过好自己的生活,自律是锦上添花;过度追求自律,或许也会打乱原本的节奏。不管花没花钱,别让自律成了另一种“绑架”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自律太难了,要不咱花钱买?